垃圾分类进校园 绿色理念入童心活动开展
“空牛奶盒扔了可惜,做成储蓄罐怎么样?”近日,吴南里社区妇联携手毛毛虫阅读公益走进辖区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此温馨上演。30余名幼儿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共同翻开绘本《扔或不扔》,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环保之旅。
书页翻动间,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情节跃然眼前:被丢弃的旧玩具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中变身为新玩伴,废纸盒摇身一变成了童话城堡。这些生动的场景,让抽象的“环保”二字变得可触可感,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当读到“电池扔在草丛里,小草会哭哦”这一拟人化情节时,5岁的乐乐突然高高举起小手,自信地说:“我知道!电池是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垃圾桶。”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笃定,垃圾分类的种子已在他心中悄悄发芽。
绘本故事落幕,知识小课堂紧接着用“实物对对碰”的形式接力,将环保知识的学习推向深入。志愿者举起塑料瓶问道:“这是谁的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指向蓝色的“可回收物”桶;当看到菜叶卡片时,大家又争相把它“送”进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在互动中,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剩饭剩菜能变成肥料,就像绘本里说的“垃圾也能变魔法”,环保的理念在一次次问答中逐渐清晰。
最热闹的环节当属“垃圾回家吧”游戏。屏幕上不断出现各种类型的垃圾,孩子们根据垃圾类型做出相应动作,时而弯腰,时而跳跃,时而扭屁股,时而蹲下,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热闹非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对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始DIY 环保手提袋。旧布袋上,他们用颜料笔尽情涂鸦,五彩斑斓的图案在布袋上绽放。“这个袋子我要用来装零食袋,再也不乱扔垃圾啦!”6 岁的琪琪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用绘本讲故事,用游戏练技能,让环保住进孩子心里。”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它让垃圾分类从枯燥的 “知识”,悄然变成了孩子们将融入生活的 “习惯”,为共建绿色家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通讯员 - 蒲荟琰
(本文来源吴南里社区,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