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观察员“上岗”!东西湖区这群孩子用童眼为城市规划“提建议”
7月26日上午,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他们穿着印有武汉儿童友好城市logo的统一队服,背着调研工具包,像小探险家般穿梭在博物馆和档案馆之间。
这是东西湖区妇联“临空童语”儿童观察团开展的“展望未来发展——参与城市规划儿童观察团活动”,23名小观察员上岗,一场让孩子们从“城市发展受益者”变身“主动共建者”的实践正在这里上演。
走进武汉贞元博物馆、武汉天人合一奇石博物馆、武汉市秋风记忆博物馆和东西湖区档案馆,孩子们的“观察雷达”瞬间启动。休息区够不够多、文物围栏实不实用、指示牌清不清晰,这些成年人习以为常的细节,都被他们记在了观察记录本上。
“如果妈妈带弟弟来,没地方休息可不行”“展品放太高啦,我们得仰着头看”,稚嫩的声音里藏着对公共空间的细致思考。 除了硬件设施,服务和安全也是孩子们关注的重点。有小朋友注意到墙角的安全标识太小,“光线暗的时候可能看不到”;还有人发现档案馆楼梯没有扶手,“小个子小朋友上下楼有点危险”。一个个带着“儿童视角”的发现,成了城市空间优化的鲜活线索。
最热闹的当属“童心议事会”环节。围坐成一圈的孩子们拿出调研问卷清单,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观察结果:“奇石博物馆互动环节太少啦,而且展示台有台阶,容易摔倒,建议加提示牌”“讲解员讲的内容有点难,能不能多加点小故事?”大家认真勾选待解决的问题,专注的神情里透着对城市的责任感。
“这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让孩子深度参与城市治理的尝试。”东西湖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观察—议事—反馈—优化”的闭环,孩子们的建议将成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参考。未来,“临空童语”儿童观察团还会继续行动,让更多童声融入城市规划,让成长的家园更懂孩子的心。
通讯员 - 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