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多肉”撬动“大科普” ——东西湖区科协联合赛洛城社区开展青少年多肉科普活动
7月25日,东西湖区科协联合赛洛城社区,在赛洛城青少年空间举办“多肉养护知识”科普活动。活动特邀自勇园艺合作社社长、“多肉达人”彭先进担任主讲,30余名社区青少年参与。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中玩、玩中悟”,彭先进特意带来一箱新鲜火龙果作为“课前惊喜”,果香四溢,课堂瞬间“破冰”。“火龙果和多肉植物同属仙人掌科,大家猜猜它们的共同点!”彭先进拿着果子启发孩子。孩子们惊喜地发现,火龙果的果肉里密布黑色小籽——正是可发芽的多肉种子。“原来我们吃的火龙果也能长成仙人掌!”有同学兴奋地说。彭先进提醒孩子们,火龙果之所以被戏称为“会变色的小马桶”,是因为果肉里的甜菜红素不易被人体分解,吃得多时会把尿液、便便染成粉红或紫红色,属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尝过了火龙果的甜,也看过了籽的黑,下面正式进入今天的多肉魔法课堂!彭先进先给出“多肉植物”的极简定义:凡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处肥厚多汁、能当“水库”用的,都叫多肉,也叫多浆植物。有了这个“身份标签”,她马上切入栽培技术——通风防闷,日照足而夏遮阴;浇水须连续三天5~30℃才一次,干透浇透,春秋两季是换盆、施肥的窗口期,缓释肥撒一圈、新盆大一号,等于为根系升级“套房”。特别提醒小孩子们网购多肉须弃旧土、修根、洗晾2~3天后再上盆静养等多肉养护知识。
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科学的种子才刚刚发芽。下一步,区科协将持续与社区联动,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更多高质量科普教育活动。
通讯员 - 孟艳芳 高燕
(本文来源区科协,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