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扛过暴雨,西湖大农仓第一波玉米立住了

春争日,夏争时。

近日,西湖大农仓1500亩玉米播种任务已全部完成,田间地头一排排玉米秧苗长势良好,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经历不久前高强度且持续的梅雨季,玉米秧苗没有成为“伏地魔”,这得益于6月以来,面对持续降雨天气,西湖大农仓科学调度农机人力,利用降雨间隙抢播玉米。

在农仓大田种植区,种肥同播一体机正高效作业。随着液压装置发出规律的“嗤嗤”声,精量播种系统飞速旋转,将包衣种子与肥料精准送入开沟器划出的泥缝中。

种肥同播一体机正高效作业。

“一台机器日均播种120亩,还能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调节种植行距和深度。”东西湖维农种苗有限公司生产主管王福忠介绍,机械化播种既保障了质量,又为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农机手进行玉米播种。

今年6月18日,武汉正式入梅,受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雨呈现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的特点。持续降水易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下降,影响玉米种子呼吸和出苗率。

“我们紧盯气象预警,一旦有降雨间隙期,土壤条件允许就昼夜抢播。”王福忠表示,维农种苗正联合区农投集团农兴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增加农机、优化流程进一步提升效率。

畅通的排水渠道。

为防范雨水冲刷种子导致裸露、积水烂种等风险,农仓已落实抽排、清理沟渠等多项紧急预案。记者看到,每个生产单元均配备硬化沟渠和U型排水渠,渠端设有应急泵站,目前田间无积水现象。

据介绍,作为东西湖区重点打造的农旅融合示范项目,西湖大农仓自4月首茬蔬菜上市以来,已累计向武汉市场输送包菜、番茄、辣椒、豆角、瓠子等新鲜蔬菜180万斤。

头茬玉米、水田茭白长势良好。

当前,头茬玉米已进入拔节期,株高及腰、叶色浓绿,预计8月采收;150亩茭白长势良好,9月即将上市。与此同时,农仓925亩水田已同步播种完成。


报道支持 - 区农投集团

文 - 王露

图 - 徐一帆

通讯员 - 方懿 徐阳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