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10时38分!
温风至 小暑来
7月7日10时38分
迎来小暑节气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即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湿如蒸”“燥如烘”的最热时候。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描述的是带着热浪的风从大地刮起,蟋蟀从田野转到庭院墙角下避暑,而老鹰则时常在凉爽的高空飞翔。民间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的说法。小暑期间,正逢“三伏天”的头伏,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很快就要迎来如“蒸笼”般的桑拿天。
从东西湖区气象台的预报来看,预计热带低压系统继续北上,受低压倒槽影响,我区仍有较明显降水,9~12日我区天气晴热,大家出门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具体预报
7月7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偏南风2到3级,气温27~33℃
7月8日:多云,偏南风3到4级,气温28~34℃
7月9日:多云,偏南风3到4级,气温28~35℃
烈日炎炎,暑气近,迎夏而上的藤蔓,编织出清凉的绿网,雨后的清风带来凉意,婉拒烈日的热情,知了在树上鸣唱,奏响夏日的乐章,这个小暑天于闹市中取静,暑热中纳凉,欣赏夏花灿烂。
【科普园地 节气习俗】
1、吃藕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说法,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因与“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3、喝消暑汤或粥
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饮食养生】
1、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黄瓜+煮鸡蛋
在北方,有些地方以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在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午后气温升高,可食黄瓜来消暑降温。
小暑饮食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使得本来就在夏季高发的消化道疾病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毛凡宁 视频 - 张洁 王静 汪加贝 通讯员 : 陆鹏程责编:杨倩 编审: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