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谈转型 | 张扬:党建引领聚合力 创新驱动促转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聚力支点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转型发展中担当作为,现开设“支部书记谈转型”专栏,邀请优秀党支部书记交流分享在推动支点建设、转型发展中的认识体会、创新思路、务实举措、有益经验,共话举措、共谋发展,为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中国网谷”凝聚先锋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创新驱动促转型
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张扬
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以创新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集聚,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生力军”
建强服务阵地。与街道、园区共建35家中小企业服务站,抽调精干党员干部作为服务专员,今年以来深入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贯、诉求受理、调研摸底等各类服务活动30场次,服务企业230家次,协调解决企业创业培育、政策咨询、市场开拓等问题130余个,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党员包保攻坚。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党员干部包保服务企业,重点聚焦企业生产运营现状、发展诉求及战略规划三个维度,全面掌握企业诉求,破解发展难题。全区各局级领导、区直部门走访服务全区286家规上企业,各包保干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向企业宣传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金融支持等政策,收集并协调解决20余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破解融资难题。聚焦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帮助区内企业使用6笔融资应急资金合计7095万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150万元。制发《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进一步打造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新模式操作指引》,引导融资担保机构、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贷款发放力度,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今年已为4家科技企业授信1500万元,其中2家实现“当日申请、次日放款”,并与区内18家企业达成融资合作意向。
强化科创赋能,构建产业“新生态”
开展科技企业“育苗行动”。深入各街道、园区宣讲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833家增长到2024年的1622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22年的921家增长到2024年的1759家,全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各类优质科技企业数量均居全市第三。
搭建产学研“科创纽带”。积极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与我区共建的校地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正式运行,通过持续上门走访对接,累计与2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现有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16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8家,市级113家。维农、汇春等2家企业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打造成果转化“加速器”。推动全区建立市级及以上中试平台24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9家。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引导辖区企业吸纳科研院所技术成果,2022至2024年全区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39.8亿元、120.8亿元、140.8亿元,实现巨大增幅增长。
推动转型发展,打造升级“强引擎”
优化产业空间。开展全区工业集聚区发展状况调研,围绕全区发展工业重点街道,调查摸底区内工业存量工业用地基本情况,并有针对性开展优化提升工作,出台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1+3”政策体系,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工作机制。2024年至今,审议通过工业园区优化提升项目32个,挖掘新增投资41亿元,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730亩、低效工业厂房55万平方米。
推动智改数转。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区经科局牵头出台全市首个区级专项支持数字化转型政策,成立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推动华为云、浪潮等服务商赋能全区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成立工作专班,带领人工智能服务商一对一上门指导重点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全区112家企业入选全市数字化转型试点,2家企业入选全市标杆智能工厂,2家企业获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企业入选武汉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转型发展没有“旁观席”,担当作为没有“休止符”。东西湖区经科局机关党支部将以“英雄城市·先锋有我”的使命感,在产业转型的主战场、服务企业的最前沿践行初心使命,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来源 - 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