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山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居民全过程监督改造工作
“小区改造后,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住着心里敞亮多了!”5月29日,家住吴家山街文家湾社区西湖庭苑小区的汪女士看着住了十多年的小区大变样,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齐整的车位、宽敞的路面、干净的墙面……西湖庭苑小区改造后,330户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升级。面对小区的“蝶变”,大家都十分满意。“大家不再为了抢占车位而扯皮,新增了不少监控器,小区更加安全了。”汪女士说。
小区内新修建的路灯
西湖庭苑小区紧邻二雅路和东吴大道,建于2006年,共有4栋楼房,居住人口超过1000人。经过近20年的风吹日晒、雨水侵蚀,道路破旧、车位不足、排水管道堵塞等问题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街道、社区、施工方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物业公司全面征集、梳理、归类群众意见,精准确定改造项目,并针对停车位和监控器设置、小区区域划分,不断完善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
新修的停车位上整齐停放着居民的车辆
此前,小区有二百多辆汽车,但只有数十个停车位,停车难导致的车辆践踏草坪、居民扯皮时有发生。改造时拓宽了小区路面,并对犄角旮旯处的荒地加以利用,从而增加了110个车位。
在3栋和4栋之间的花坛处,社区联合区水务和湖泊局、党员群众、业委会、物业、居民志愿者募捐花草,建设了“家港湾共享花园”。
居民在共享花园里休憩乘凉
改造期间,由于道路进行硬化,居民对无法停车抱怨连连。物业公司当即决定,因修路影响停车,不收取停车费。小区有3户用轮椅的居民,反映有路坎不方便出行。联系物业后,施工方第一时间对路障进行了改造。
为了让居民们放心,社区还组建了居民监督小组,对改造进度、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充分保障小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改造期间,业委会主任聂贤海每天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和施工方沟通。有居民提出铺垫砂石数量不够、晾衣架长度太短,问题及时反馈后得到了解决。
经过改造,小区路灯、休闲椅分别增加了20个,监控器增加了95个,楼道单元全部进行了刷白。污水池和化粪池进行了重新调整修建,采用尺寸更大的管道,困扰居民多年的排水不畅问题迎刃而解。此外,小区对功能区重新划分,设置了休闲区、健身区、晾晒区,还预留了电动车棚和100平方米的居民议事厅空间。
为应对高空抛物而新设置的专用摄像头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关乎城市发展。为切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吴家山街和文家湾社区全程参与、紧密配合,坚持以人为本,前期搭起居民与设计院的沟通桥,多轮征集居民改造意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在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最大化满足群众需求。中期适时向居民公布改造进度,将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要求及时反馈给施工方。后期做好工程的验收接收,对接物业管理,实现改造成果的长效维护。
近年来,吴家山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增设、电动车棚建设和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2023年以来,吴家山街共完成了2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吴家山街计划完成恒春里、梦佳里、东兴里等三个私房片区的改造,聚力打造多个完整社区。
报道支持 - 吴家山街道办事处
文 - 李冬
图 - 金齐天
通讯员 - 张奕 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