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谷:一谷竞风流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空间成为陆、海、空、天之外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
网络安全问题随之而来:
小到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沉迷,大到数据窃取、网络监听、黑客攻击,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国家网安基地核心区内的网安学院绿树成荫。
为国育才、为国铸盾。2016年9月,全国首个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获中央网信办批复,正式落户于东西湖区径河以北、临空港大道以西的开敞区域。
径河是东西湖内河,位于吴家山以北约5公里处,从西向东绵延约10公里,上接总干沟、东流港,下连金银湖和府河,最终汇入长江。径河两岸密布72个湖汊,并与上下游湖泊、河流构成环形水系,形成了一个方圆近80平方公里的水岸地带,交通区域、生态资源优越,极具开发潜质。
网安基地与径河公园相映成趣。
当国家网安基地获批落户时,东西湖人深知,这既是国家的信任,也是发展的机遇,更是对东西湖人城市和产业规划建设发展能力的一次极大考验——
从产城融合的角度看,建设国家网安基地,就是要在一张白纸上泼墨作画,打造一座一流科创新城:从规划理念到建设标准、从服务配套到形象气质、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导入,从辐射带动到全域引领,这座新城的每一处都要具备世界眼光、采用国际标准、彰显中国特色、走在时代前沿!
从规划伊始,东西湖人就思路清晰:这座新城绝不能走过去传统工业园区“先建园、再聚产、后服务”的发展模式,而从规划设计时就着力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的发展闭环。
网安基地一期核心区已基本建成。
在这座新城里,网络安全事业发展需要什么,这里就得有什么——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共享服务、研发创新、产业发展各大板块要一应俱全,企业落户、人才培养、市场转化要完美“闭环”,从而形成网络安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业创新协同发展圈。
在这座新城里,通勤距离绝不能太远,从家到公司开车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生态配套绝不能差,医疗、学校、商业、休闲、文娱、体育、公共交通要能“一圈搞定”,而且要达到国内一流标准。
在这座新城里,生态环境一定要好,生态绿心要保护良好,且向公众敞开,湖泊水质要清澈见底,公园绿化要精雕细琢,人住家中要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入园见水,“公园自由”“绿地自由”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小确幸”。
一期核心区内,网安学院、培训中心、创新中心、会展酒店、共享中心集中建成。
在此基础上,国家网安基地才能通过产业发展聚集起数以万计的大小企业、数以十万计的中高端人才,进而辐射拉动周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民生服务提档升级,从而拉动整个东西湖的产业和城市“双集中”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能级。
从不服输的东西湖人,再一次用七年时间证明:我们做得到!
核心区路网已经成形。
看生产空间——
在径河之北,国家网安基地建设一日千里,一期4平方公里核心区完成蝶变:原来的塔西路更名为网安大道,引领东西湖迈向光明的未来。以武大华科网安学院为核心的学历教育区,以培训中心为核心的在职培训区,以展示中心、会展酒店、共享中心、人才公寓为核心的共享服务区,以创新中心、数智中心为核心的研发创新区,以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天融信网络安全创新园、网安软件园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区初步建成。
如今的国家网安基地,各大标志性建筑陆续投用,公共配套设施日渐完备,国家级网络安全平台加速落成,网络安全国内一流企业抢滩落子,网络安全专家群贤毕至,网络安全人才济济一堂,网安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网安论坛赛事活动络绎不绝……
看生活空间——
在径河之南,与国家网安基地隔河相望的临空港新城于2016年同步启动规划和开发,拿出约7.3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块,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宜居新城。七年过去,这里实现了两条地铁交汇,惠民公交覆盖,道路网络完工成网,六座桥梁飞跨,百幢住宅比邻,综合管廊画圆,口袋公园添彩。
区域内,协和东西湖医院、华中师范大学临空港校区相继投用,提供一流医疗、教育保障。再往南去,还有武汉五环体育中心、临空港文化中心、临空港创新中心(在建)三幢核心建筑呈品字型分布,提供文化、体育、政务优质服务。
看生态空间——
径河南北一基地、一新城的开发都严格按照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严控建筑高度,确保视野开阔。七年过去,这一区域有临空港大道连通南北,这条城中林荫大道以“花海杉林风景道、市民楼下花园群”为设计理念,在道路两侧布置了连绵不断的带状公园,移步换景、满眼是花。
还有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中央明渠樱花溪公园和径河公园三大生态绿心环抱。通过引绿入城,并将河流、湖泊以及湿地连通,一基地、一新城形成了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空间,实现了“一桨游遍、水系联通”的“湖泊自由”和“百米见绿,一里见园”的“公园自由”。
径河公园成为网安基地的生态绿心。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成功蝶变,在径河南北完美开局,其示范引领作用还不断外溢。
看产业辐射:
借着国家网安基地落户、网络安全和大数据产业聚集之势,东西湖区抓住机遇,与省市联动招商,2017年成功引入总投资460亿元的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屏生产线,成为当年武汉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如今,京东方武汉工厂已实现点亮、满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同时拉动康宁、法液空、江丰电子、壹物新材料等新型显示制造上下游企业和创维Mini LED、宝龙达电脑等产业终端项目相继落地,“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链,使东西湖更好地融入了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看区域辐射:
承接国家网安基地、临空港新城及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径河、柏泉两街道,成为近年来东西湖区产业和城市“双集中”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毗邻国家网安基地。
拥有三千年历史、得名于大禹植古柏的柏泉街,在悠享田园生活同时迎来了千亿级高科技产业集群,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以产业集聚和生态保护为原则,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居、产、服、游”一体化发展,形成科技田园示范板块、水乡印象发展板块、湿地浸赏旅游板块、古镇乡野休闲板块四大功能板块。
独得网安基地、临空港新城两大核心区域的径河街,成为整个东西湖区产业融合示范发展的“桥头堡”,将基于国家网安基地的大数据产业打造“数字经济区”,基于临空港新城吸引现代服务业落户,形成“总部经济区”,基于原有临空、汽车、机电等优势企业打造“现代智能制造区”,利用西部区域水乡文化和生态资源形成“休闲旅游区”。
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建筑古色古香。
在2023年区两会上,东西湖区明确提出,将打造四大产城融合示范区,其中网安科技新城首当其冲,成为全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未来,这里将依托网安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大数据中心、应用安全、新型显示、临空智造等四个创新园区;依托网安高校院所,建设临空港科创中心,营造科技创新的“成长摇篮”。
生在森林里、建在湿地上的网安科技新城正在崛起。
未来,这里将按照南北融合的思路推进城镇空间组园化发展。径河以北践行完整社区理念,配套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径河以南布局商业商务功能,打造高能级区域中心;强化南北交通联系,使工作、生活15分钟可达,实现“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
未来,这里将在樱花溪、径河等大型生态本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入生态产品,加快城市绿脉建设和湖泊水网联通,真正建成一座生在森林里、建在湿地上的网安科技新城。
(策划 -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编委会 图 - 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