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悠然见「柏泉」










悠然见柏泉




汲来数仞清泉水

尤带高林柏子香

相传大禹在汉阳的

龟山植下的古柏树的根

延伸村落古井中

因此古村落得名柏泉

商周形成的茅庙集

守了三千年斗转星移

喧嚣依旧

这里是东西湖区

有史记载的最古老街道



阡陌相望  水清岸绿

百花竞艳  群鸟翩跹


新农村社区与新建企业厂房

隔河相望

老人三两闲聊

孩子嬉闹追逐

居民在家门口开始一天的工作



柏泉湿地成为候鸟天堂,数万候鸟年年如约而至。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昔日陶渊明向往的生活

在历史上是空想

时空变换

“悠然见柏泉”

今朝东西湖的日常

如此真实美好








十一假期,柏泉在社交媒体火出了圈,接踵而来的年轻人穿汉服、逛古集、访古寺、掬古井水泡秋茶,让人秒回千年。


茅庙古集穿过历史烽烟,焕新美好生活空间。


顺着网络流量推荐,沿临空港大道向北,一条浓郁荆楚风格的800米古街焕新亮相,这是擦亮小城镇工程竣工后的茅庙集。修旧如旧,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文化礼堂、乡贤聚客厅古韵留存;改善人居,对与古街垂直相交的7条小巷整治修缮、全面提升。


茅庙集北路改建通车, 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焕新后的茅庙集古集,将成为全域旅游省级示范街道的重要抓手,并沿张柏路、东柏路打造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十字轴’示范带,以示范一点来带动一线、激活一片。”柏泉街负责人告诉记者。顺着网络流量推荐,沿临空港大道向北,一条浓郁荆楚风格的800米古街焕新亮相,这是擦亮小城镇工程竣工后的茅庙集。修旧如旧,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文化礼堂、乡贤聚客厅古韵留存;改善人居,对与古街垂直相交的7条小巷整治修缮、全面提升。



去有风的茶园,饮一口鲜汤。


采茶玉屏下,古风帷幔、浪漫秋千、中式凉亭错落在青翠茶山中,柏泉古茶园成为爆火打卡地。这个武汉本地珍稀老茶园,以“农业+科技+文创”的思路复兴,拥抱新生代。


如今,600亩老茶园辐射一片,带动周边,邻近的余刘湾和孙湾也吃上了“古茶饭”,与老茶园组团成为“茶湾小镇”,走上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文创等为一体的综合致富路。


古茶园蝶变茶湾小镇,茶旅融合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从柏泉出发走向世界。2023年5月,张世英书院揭牌,并将策划射艺教习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文化项目。“要把书院及周边场地打造为华中地区最大的传统文化教育交流体验中心和研学基地。”


张世英书院,让世界听见柏泉的声音。


书院还将打破围墙边界,融入柏泉全域旅游大局。去茅庙赶一趟古集,去柏泉茶园采摘新鲜嫩茶,去古井打捞甘冽井水,来张世英书院聆听大家论道。这一中式雅生活、慢生活即将上线。


情境式读书体验式传承,来柏泉感受返璞归真。

守古而不泥古,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今年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示全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拟命名名单,柏泉街打一张古色牌,脱颖而出。





摊开柏泉全域旅游景点分布图,各类景点达到30余处,包含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现代农业等丰富类型。
















来景德寺,触摸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郁金香公园梦幻如画、杜公湖水清岸绿、自勇园艺瓜果飘香、天鹅湖群鸟翩跹、景德寺林荫静谧......每一个都声名远播,如群星闪耀。


山外山、天外天,柏泉就在云水间。

近年来,柏泉以“缔造品牌”“串珠成环”思维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布局。


老景区丰富内涵、创意上新。首届
“国潮·花朝节”、首届“向日葵梵高艺术节”2023年在郁金香主题公园盛大开幕,作为花展老招牌,郁金香主题公园十余年前率先走红,面对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再次率先创新场景,以“花展+”不断玩出“新花样”。


郁金香主题公园善于营造打卡微场景,氛围感拉满。


首届天鹅湖摄影大赛开幕,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枕鹤......柏泉天鹅湖万鸟云集,临空翱翔,“武汉观鸟”的生态旅游名片日益闪亮。小天鹅等鸟类生存挑剔,10年青睐柏泉府河湿地,天鹅湖周遭候鸟品种多达273种,候鸟数量最多时达18000只上下。


听,万只候鸟飞来的声音。


Diy多肉植物、体验农耕文化,自勇生态园四季人气爆满。近年来,柏泉积极将农旅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引导传统农业园丰富功能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发展格局。以自勇园艺为代表的农旅+研学教育示范园地蓬勃发展。


农旅经济愈发成熟,市民畅享农耕慢生活。


新景区差异定位、擦亮品牌。带着“武汉最年轻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光环,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开始提档升级。明确将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以生物友好型设计为核心,让大自然做工”,在此基础上衍生景观层次。在全国众多湿地公园中,杜公湖被评价“这里有自然的本真面貌”。


水上桨板赛、露营轰趴,杜公湖等你来。

产学研融合、农林水共生。今年5月,集智慧农业、湿地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业示范项目——空港湿地花田惊艳亮相,采摘葡萄、钓鱼摸虾、亲子互动,在府河滩“大草原”上“躺平”看飞机,夜晚在星空下露营听音乐会......这一项目可直接吸纳150人就业,预计年带动周边务工16000人次,辐射拉动8000名从业人员。





空港湿地花田打造武汉小微湿地示范点。



不止于此

楚镇、俄罗斯小镇

这两颗新星已纳入规划

即将加入柏泉旅游群星阵营



汉口向西、悠闲柏泉,大武汉的“诗与远方”。


“十四五”期间,柏泉的全域旅游蓝图愈发清晰,以产业集聚和生态保护为原则,推动“居、产、服、游”一体化发展,形成科技田园示范板块、水乡印象发展板块、湿地浸赏旅游板块、古镇乡野休闲板块四大功能板块。






清晨,家住新苑社区的张巍驱车上班,10分钟后到达江丰电子工厂。张巍是柏泉“土著”,大学毕业于武汉某高校电子通信工程专业。2023年5月,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武汉江丰落户柏泉,张巍尝试着投了简历。


开业即投产,又一新型显示产业项目落地。


江丰电子是武汉临空港经开区“1+4”现代产业体系中一重点项目,项目二期也已经进场施工。江丰电子厂区的对面是京东方、康宁工业园区,千亿高科技产业集群,让张巍对未来满怀憧憬。


在家门口就业,每天可以吃到妈妈的饭菜,下班后在社区广场上遛狗,工资能攒下大部分。张巍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灵魂和肉身在故乡都能安放。”


“公司目前有89名员工,本地员工占大部分,还将努力吸纳更多当地人就业。”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伟君告诉记者。


故乡不仅有“科技饭”吃,也有“农业饭”吃。张巍的邻居中,不少50岁左右的阿姨叔叔,无法再从事制造业工作后,去了附近的自勇园艺等生态农业园就业。


“发展应让人们工作与生活兼顾,留在故乡安居乐业的幸福感最高。”柏泉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柏泉人本地就业比例较高。


遵循
“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理念,打造“一核一区四板块”的空间格局,形成产业高端、人口集聚、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新街。


“一核”是民生功能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四板块”是全域旅游四板块,“一区”是网屏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这是柏泉街写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文字,落在每个柏泉人身上。




(报道支持 - 柏泉街道办事处 - 汪杭 徐卉婷  图片 - 武汉临空港图片资料库 通讯员 - 刘仪聆)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