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西湖幸福食堂,让老年人和普通居民家门口吃上实惠“小碗菜”

19日上午10时30分刚过,65岁的李晓红走进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食堂,打了一份两荤一素的12元午餐套餐。就餐前,她刚刚结束了在一墙之隔的常青花园老年大学模特班的课程。

今年10月,常青花园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食堂正式营业,食堂紧挨着提档升级后的老年大学、阅览室以及便民服务中心。这是常青花园投运的第二家幸福食堂。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公益属性、综合监管”原则,今年结合主题教育和深化实践活动,东西湖区探索创新老年人食堂管理运营模式,建设让老年人和普通居民能在家门口就餐的幸福食堂。

老人用餐全场8折

居民可在幸福食堂过早

常青花园第三社区幸福食堂。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土豆烧鸭、胡萝卜烧排骨、莴苣烧鸡腿、茶树菇炒肉丝、剁椒鱼头……午餐营业时间刚到,菜品就陆续端到了窗口前。李晓红是当天第一批用餐的客人,因为没吃早餐,她想早点吃午饭,结账时,原本15元的两荤一素套餐,打了8折,只要12元。

食堂负责人陈忠介绍,每一餐至少有20种菜品可供选择,任选两荤一素的套餐售价15元,60周岁以上老人打8折,还有免费供应的粥、汤和米饭,午餐营业时间为上午10时30分至13时,晚餐营业时间为下午5时至7时。

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常青花园现有60周岁以上常住老人1.2万人,不少老人高龄独居,平时做饭不便,于是利用常青花园党群服务中心预留场所设立幸福食堂。食堂按照“公建民营”模式建设运营,优先保障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就餐需求,同时兼顾社区其他人群。

正在用餐的78岁老人张良顺和老伴习惯中午来食堂吃饭。张良顺说,白天儿孙都去上学上班,自己和老伴就来这里吃饭,省去了做饭的麻烦,饭菜的口味也蛮好。有时女儿女婿下班晚了,他们还会在这里打包饭菜带回家。

从事餐饮行业近30年的陈忠,希望能把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幸福食堂的可持续运营中。正式开业前,幸福食堂有三个月试运营期,陈忠观察发现,有些老人不吃早餐,或是晨练后容易肚子饿,于是把原本11点30分开始的午餐时间提前了一小时,这受到了老人的欢迎。

已经运营4年的常青花园第三社区幸福食堂,则从今年开始增加了早餐服务。食堂运营方、新创福养老公司工作人员沈雨欣介绍,食堂两公里范围内有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不少居民都向食堂表达了希望能开设早餐档口的需求。

“幸福食堂刚推出早餐供应时,从服务老年居民角度出发,早上7点开始售卖,在收到居民‘学生上学希望更早供应早餐’的建议后,我们将售卖时间提前了一小时。”沈雨欣说,尽管早餐没有折扣,但标价都略低于市场价,早餐主打的饺子和粉面可全天供应。

配送小哥“助老送餐”

可兑换爱心工作餐

居民陆续前来常青花园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用餐。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摄

同城急送快递员孙洪亮在核对好20份外卖订单后,开始了当天的“助老送餐”志愿服务,将4份午餐登门送给4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作为志愿服务的酬劳,孙洪亮获得了金银湖街幸福食堂送给他的爱心便当。

金银湖街学府社区是最早摸索配送小哥参与送餐服务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幸福食堂配送员均属灵活就业人员,当本职工作较忙时,就会缺席餐食配送,“社区有20名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能否引导他们参与送餐服务?”

今年5月,学府社区发出“助老送餐”志愿服务倡议,孙洪亮当即报了名。他和另外3名来自美团、饿了么平台的配送小哥,组成金银湖幸福食堂“助老送餐”服务队。

孙洪亮说,完成“助老送餐”服务后,除了得到一份爱心便当,还获得“江城小蜜蜂”积分,凭积分可在金银湖街10个江城蜂巢内兑换相应物品。

2019年3月营业的金银湖街幸福食堂,是东西湖区首家投入运营的幸福食堂。食堂运营方、新创福养老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运营4年来,针对餐食需求增长、配送点多的现实,他们建立7人专职配送团队、7条外卖线路对应70个取餐点的“7+7”专职配送模式,实现金银湖街全覆盖,确保老年餐食配送应享尽享。

东西湖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目前全区已建成投入运营幸福食堂9家,为1.2万余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通讯员李冬 朱邈)

相关阅读
打开APP